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层次地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的主体包括:政府、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内容及业务提供商以及最终用户等。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来看,其产业链上下游涵盖了RFID等芯片制造商;传感器、物联网终端制造商;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提供商;中端应用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智慧城市相关业务运营商以及顶层规划服务提供商等多种科技型企业。
智慧城市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概念,在全世界内尚无统一定义。然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技术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优化资源配置,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在中国,智慧城市不仅被视为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而且还被认为是通过信息化来推动城市在经济、环境、城市规划及管理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和互动。
智慧城市的概念起源于IBM于2008年在美国纽约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该理念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并迅速被全球多国纳入其国家战略,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2010年,IBM提出了基于城市服务、公民、商业、交通、通信、水和能源等六大核心领域的智慧城市愿景。2012年,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的策略研究报告》将智慧城市定位为2030年中国30个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之一,标志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启动。
智慧城市的基本理念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全面整合城市资源,向公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社会服务和更为科学、智能的城市管理。
智慧城市的构建涉及十项关键要素,这一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其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和保障的全面框架。首先,顶层设计确保了战略方向和整体协调;其次,体制机制的构建对于智慧城市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基础设施和智能运行中枢是智慧城市技术架构的核心,支撑着城市的智能化运作。智慧生活和智慧生产则直接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产业活动,智慧治理和智慧生态分别涉及城市管理的高效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此外,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为智慧城市提供了慢慢的提升的动力和规范,而安全保障体系则确保了这一切的安全可靠。这十大核心要素共同塑造了智慧城市的多维度特性,为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智慧城市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多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效率;其次,推动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尤其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领域;再者,引领科技创新的浪潮;最后,极大地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还改变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动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娱乐、工作和社交方式。
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2008-2012年)标志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引入。这一时期,各行业独立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总体上属于分散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各个领域各自为战,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效率和服务水平。
进入第二阶段(2012-2015年),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转向试点探索和规范发展。在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的引导下,各业务应用领域开始尝试局部联动和共享,标志着智慧城市进入更为规范化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关键在于促进不同部门和业务领域之间的协作与信息共享。
第三阶段从2016年开始至今,标志着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建设思路、实施路径、运行模式和技术手段的全面迭代升级。这一阶段的智慧城市建设聚焦于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和协同创新,进入了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发展重点转向统筹城市智能设施布局和共性平台建设,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加强城乡统筹,形成一体化运行格局。
实施效果方面,结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了智慧城市的网络化、智能化,创新了多种新模式和新业态。这些变革为民众带来了更加普及和切实的智能服务体验,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智慧城市的现实获得感。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正迅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不仅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关键途径,而且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三个主要特征:
政策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多项国家层面的政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二十大报告则强调构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目标。此外,各国家部委发布的政策指导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智慧社区和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发展。
技术驱动: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智慧城市注入了新的动能。5G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合,为交通、安全、政务等领域带来创新。城市大脑的构建正从单一智能系统向纵横两个维度的智能体系升级。数字孪生技术则通过整合多种数据,赋能城市治理的新模式。
区县城市发展:2022年,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发展智慧县城的重要性。各地县域城市正以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产业优化提升和基层治理智慧化升级为切入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1年52.3%的县域城市已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80%。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正以政策引导、技术驱动和区县城市发展为主轴迅速推进。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智慧城市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智慧城市的成熟度,也展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
智慧城市产业范围大、领域多、链条长,吸引了众多玩家入场包括ICT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及房地产企业等,各类型企业以自身核心能力和产品为切入点,横向拓展应用领域,纵向往产业链上下游渗透、延伸,积极构建生态圈,在智慧城市领域开疆拓土、跑马圈地。
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ICT生态包括投融资、顶层设计、集成、运营、业务应用、ICT基础建设等多个环节的合作伙伴,结合智慧城市架构,选取标准规范、顶层设计、基础设施、智能中枢、智慧应用、运营服务、网络安全等各环节业务代表性较强的企业,形成智慧城市产业图谱。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促使智能机器会听(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会看(图像识别、文字识别等)、会说(语音合成、人机对话等)、会思考(人机对弈、定理证明等)、会学习(机器学习、知识表示等)、会行动(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
人工智能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是决策类人工智能、视觉人工智能、语音及语义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与创新。《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产业政策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长期保障。
近几年,全球各国政府及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通过国家政策指引,人工智能实现健康发展。人工智能已发展形成包含纵向的大数据平台、开源算法、专用芯片、图像处理等核心技术网络和横向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家居等商业解决方案的完整生态。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901亿元,同比增长26.7%。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达约35137亿元。
人工智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在机器的帮助下重塑人类整合信息、分析数据,帮助人类提高效率、优化决策判断,已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和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支柱。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达2845亿元,2017-2022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5.0%。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4015亿元。
中政商情网-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报告,节能评估报告,水土保持方案,项目投资风险评定报告,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投融资申请报告,产业园区规划,工程咨询报告,政府专项债券申请报告,资金申请书,十五五战略规划等权威咨询。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中政商情网覆盖100+产业数据: 信息技术:信创、5G、物联网、传感器、云计算、大模型、网络安全、集成电路、地理信息、精密测绘、软件服务、数字化的经济、工业软件、智能终端、数据中心、数字创意、新型显示、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 未来产业:氢能、储能、算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类脑智能、计算产业、光电通信、基因工程、空天技术、深地深海、无人驾驶、量子通信、量子信息、合成生物、低空经济、卫星及应用、人形机器人、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 装备制造:轴承、激光、北斗、航天、航空、机器人、压缩机、无人机、数控机床、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工程机械、物流装备、工业视觉、增材制造、农业机械、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精密仪器设备、智能网联汽车、激光与增材制造 医疗健康:大健康、医疗器械、医药制造、医疗服务、生命健康、生物医药、智能医疗 新能源:风能、核能、光伏、太阳能、锂电池、新能源、生物质能、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安全节能环保、磷酸铁锂电池 新材料:化工、玻璃、新材料、合成纤维、玻璃纤维、合金特材、超硬材料、磷酸铁锂、新型建筑材料、尼龙(PA) 服务业:时尚、金融、科技服务、文化体育、现代服务业 其他:酒、造纸、印刷、钢铁、食品饮料、纺织工业、海洋经济、家用纺织、金融科技、安全应急、文化旅游、产业用纺织 农林牧渔业、水利、煤炭、电力、新能源、核能、石油天然气、钢铁、有色金属、黄金、石化化工、建材、医药、机械、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轻工、纺织、建筑、城镇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及道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综合交通运输、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旅游业、邮政业、教育、卫生健康、文化、体育、养老与托育服务、家政、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民爆和烟花爆竹产品、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服务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农业机械装备、数字控制机床、网络安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